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朱高煦询问,郭资却摇摇头:“也有六万多负责纺织的女工,主要是纺织鸳鸯战袄,串联甲片的工作。”
“新作物推行如何?”朱高煦把目光放到了红薯玉米的推广上,郭资闻言也毕恭毕敬说道:
“按照吩咐,已经对西南及东北等地区推广了红薯、玉米、土豆、花生等作物。”
“不过在江南之地,百姓对这些作物不太感兴趣,只是对新作物中的许多蔬菜种子兴趣较高。”
“倒是在西南山区及东北地区,这些作物推广速度较快。”
郭资解释完,朱高煦也颔首解释道:
“不奇怪,江南与湖广不缺主粮,自然不会在意能不能吃饱。”
“倒是西南山地多,东北空地多,对于这些作物反而容易接受。”
整个明代,全国范围内米价都十分均衡,但人相食的记录却很多,这并不是明代贫穷,而是因为气候原因,明代的农业经济十分脆弱。
明代的灾害爆发次数很高,因此许多农民去年还在大鱼大肉,下一年便有可能因为一场灾害倾家荡产,远走他乡。
这其中朱高煦记忆最深的,就是崇祯年间的《河南杂记》。
在西北闹着饥荒的时候,河南农民还能出入乡里,吃席间送出数十文的份子钱。
结果才过去一年,那些豪掷数十文的农民便因为大旱情饥饿而死,就连记载这本杂记的秀才也差点饿死家中。
地方官府有心赈灾却粮仓无粮无米,农业环境脆弱的让人不忍直视。
对于朱高煦来说,他现在都很不看好大明朝能渡过1620年~1650年的那三十年大关。
毕竟在他记忆中,这三十年是全国性旱灾爆发的时期,全国性的旱灾持续十几年,期间还有海啸、洪涝。
江南之地被海水倒灌,许多土地成为盐碱地,西北之地遭遇旱情,最长九年滴雨不下,仅有泾渭等大河周围还能有点水源,其它地方……
摇摇头,将这些未来的事情甩出后,朱高煦对郭资吩咐道:
“除夕前,将朝廷的钢铁、纺织、新作物推广、煤炭、水泥等各行各业的产量做一个汇总,不需要特别准确,但最少户部要知道这些东西的情况。”
“臣领教令……”郭资作揖应下,随后见朱高煦没有什么想说的,便躬身退出了武英殿。
瞧着他离开,朱棣这才对朱高煦询问道:“你这蒸汽机得藏好,别让旁人寻到。”
“您放心吧。”朱高煦摇头笑道:“蒸汽机也有许多难关,不然我们也不会耗费十六年时间都无法将其应用民间。”
这还真不是朱高煦自吹自擂,即便给其它国家蒸汽机,他们也没办法一比一的仿造出来。
在冶金这一块,中原一直到康熙年间才被西方跟上,直到乾隆年间才被反超。
历史上中原的冶金都能做到如此成绩,更别提经过几次改良并已经使用上近代高炉技术的大明冶金了。
现在的大明不是高炉不够用,而是铁矿开采速度太慢。
铁矿的开采速度之所以那么慢,则是因为火药还没有取得什么阶段性的进步,但这个急不来。
朱高煦只知道无烟火药,但他不知道无烟火药是什么成分,因此火药的事情只能靠太学的太学士自己研究。
当下采矿速度跟不上,朱高煦只能增加矿坑来提高产量,这也是无奈之举。
“行了,你明日收拾收拾,在瞻壑开学前,我们父子爷孙几人去燕山围猎,看看这燕山禁伐十六年,有没有多出什么新的猎物。”
朱棣摆手示意朱高煦回春和殿,朱高煦闻言作揖:“儿臣也要去吗?”
“当然,一个都不能少。”朱棣语气坚决。
见状,朱高煦只能硬着头皮应下,随后走出武英殿,令人准备起了几日后的出巡围猎。
(本章完)
张湖畔,张三丰最出色的弟子,百年进入元婴期境界的修真奇才。他是张三丰飞升后张三丰所有仙器,灵药,甚至玄武大帝修炼仙境的唯一继承者,也是武当派最高者。在张三丰飞升后,奉师命下山修行。大学生,酒吧服务员,普通工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生活,总是有丰富多彩的人生,不同的遭遇,动人的感情,总是让人沉醉不已。武林高手...
赵敏的娇蛮狐媚周芷若的举止优雅小昭的温柔体贴不悔的秀丽美艳蛛儿的任性刁蛮 一梦醒来,该是倚天屠龙的另一个新主角上场了...
书名?阅女无限??呵呵,广大银民,请看清楚哦。吴县,这个二十岁的青涩小子,进城上学,居然一不留神,取悦于众多美女,在众女的帮助下,事业也是蒸蒸日上。且看主角如何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吴县的悦女事业中去。蹩脚的猪脚,由一个初哥,逐渐成为花丛高手。...
神魔陵园位于天元大6中部地带,整片陵园除了安葬着人类历代的最强者异类中的顶级修炼者外,其余每一座坟墓都埋葬着一位远古的神或魔,这是一片属于神魔的安息之地。一个平凡的青年死去万载岁月之后,从远古神墓中复活而出,望着那如林的神魔墓碑,他心中充满了震撼。沧海桑田,万载岁月悠悠而过,整个世界彻底改变了,原本有一海峡之隔的...
魔族强势,在人类即将被灭绝之时,六大圣殿崛起,带领着人类守住最后的领土。一名少年,为救母加入骑士圣殿,奇迹诡计,不断在他身上上演。在这人类六大圣殿与魔族七十二柱魔神相互倾轧的世界,他能否登上象征着骑士最高荣耀的神印王座?...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