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钱姓最主要、最公认的起源是“以官为氏”。这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传说人物彭祖。彭祖的裔孙名叫彭孚,在西周朝廷担任“钱府上士”一职。这个官职主要负责管理国家的财政和货币。在古代,“钱”与“泉”字相通,取其如泉水般流通不息之意。彭孚的家族以他的官职为荣,其后代便以“钱”作为自己的姓氏,彭孚因此被尊奉为钱姓的得姓始祖。由于钱姓是从彭祖这一支脉分化而来,所以民间历来有“彭钱不分家”的说法。
除此之外,钱姓还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帝王赐姓:五代时期,吴越国君主钱镠曾将国姓“钱”赐予一些有功的臣僚。例如,清乾隆年间,台湾高山族的一个部落因有功于朝廷,被赐予钱姓。
另外一个是少数民族改姓:在民族融合过程中,许多少数民族接受了汉姓。例如,蒙古族的“敏罕氏”(意为“千”)、满族的“钱佳氏”等,在与汉文化交往中,逐渐选择了发音相近的“钱”作为姓氏。
钱姓在全国姓氏排名中位列第89位,登记人口约281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2%,钱姓发源于西周的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附近),因为彭孚在此为官。先秦时期,钱姓人口较少,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及周边地区。秦汉以后,钱姓逐渐向江苏、浙江一带迁徙。钱姓发展的鼎盛时期是在五代十国,吴越国的建立。由钱镠建立的吴越国定都杭州,统治江浙地区长达86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钱氏王族子孙繁盛,分封各地,使得钱姓在江浙地区迅速成为名门望族。此后,钱姓又逐渐向福建、广东、台湾乃至海外迁徙。如今,钱姓人口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地。所以一直以来,就有“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的说法。
钱姓人口虽然不是非常多但名人辈出,我给大家选择几位最有代表性的说一下:
钱镠(852年—932年),字具美,杭州临安人,吴越国开国君主,是钱姓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被誉为“钱氏始祖”。他出身贫寒,早年以贩盐为生,后投身军旅,逐渐统一浙江及江苏南部地区,于公元907年建立吴越国,定都杭州。
钱塘江大潮常年淹没农田,钱镠组织民力修建“钱氏海塘”,筑起长达百里的防洪堤坝,彻底解决了潮患,使杭州湾沿岸成为“鱼米之乡”,这一工程被后世称为“江南第一水利”。
他扩建了杭州城,将杭州从一个小城池打造成“东南第一州”,城内街道整齐、商业繁荣,为后世杭州成为“人间天堂”奠定基础。
钱镠和妻子也是伉俪情深,相传钱镠常年忙于政务,妻子戴氏每年寒食节都会回临安娘家小住,一年春天,钱镠出巡时见田间陌上百花盛开,思念妻子,便提笔写下“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短短九字,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动人的情话之一。
公元932年,钱镠去世,临终前留下“传位子孙,善事中国,勿以易姓废事大之礼”的遗训,要求后代始终向中原王朝称臣,避免称帝,最终在宋太祖赵匡胤统一全国时,钱镠之孙钱俶主动纳土归宋,使吴越国百姓免于战乱。
钱起(722年—780年),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代着名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钱姓历史上第一位在文学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人物。他出身江南钱氏支系,自幼苦读,于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年)考中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职,官至礼部侍郎。
钱起的诗歌以“清丽典雅、意境深远”着称,尤其擅长五言律诗与送别诗,其代表作《省试湘灵鼓瑟》更是被誉为“唐代试帖诗第一”。这首诗是钱起参加科举考试时的应试之作,题目为“湘灵鼓瑟”(湘灵即湘水女神,相传她善鼓瑟),诗的结尾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以景结情——琴声结束后,湘灵消失不见,只留下江上的几座青峰静静矗立,既呼应了“鼓瑟”的主题,又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被后世诗人广泛效仿,宋代欧阳修曾评价“此句千古不可超越”。
钱起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广受推崇,还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影响:他的送别诗《送僧归日本》“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描绘中日文化交流的场景,是现存最早的描写中日友好的诗歌之一;他的山水诗《谷口书斋寄杨补阙》“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以细腻的笔触刻画自然之美,成为唐诗中山水田园诗的经典之作。
除了诗歌成就,钱起还以“慧眼识才”闻名。相传他任考功郎中时,曾主持科举考试,发现并提拔了后来的着名诗人郎士元,两人并称“钱郎”,成为中唐时期诗坛的代表人物。钱起的文学地位,使江南钱氏逐渐形成“崇文重教”的传统,为后世钱姓涌现大批文人奠定了基础。
钱乙(1032年—1113年),字仲阳,郓州东平(今山东东平)人,宋代着名医学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专门研究儿科的医生,被誉为“儿科之祖”,其着作《小儿药证直诀》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儿科专着,至今仍被中医界奉为经典。
钱乙自幼丧父,由姑父抚养长大,跟随姑父学习医术,尤其擅长治疗儿童疾病。在我国古代,儿童死亡率极高,儿科被称为“哑科”,因为儿童无法准确表达病情,所以诊断难度极大。钱乙潜心研究儿科,总结出一套独特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他创制的“六味地黄丸”(最初用于治疗儿童肾阴虚)、“导赤散”(治疗儿童心火旺盛)、“泻白散”(治疗儿童肺热咳嗽)等方剂,至今仍是中医临床常用方剂,其中“六味地黄丸”更是成为家喻户晓的滋补良药。
宋神宗时期,太子赵煦(后来的宋哲宗)患“急惊风”(类似现代的高热惊厥),宫中御医束手无策,钱乙被召入宫。他通过“望闻问切”,判断太子是“肝风内动”,开出“泻青丸”,太子服药后很快痊愈。神宗大喜,任命钱乙为太医院丞,钱乙的儿科医术从此闻名全国。
钱乙不仅医术高超,还注重医德,他对贫困患者常常免费诊治,甚至赠送药物,当时百姓称他为“钱神医”。晚年时,钱乙因长期劳累,双目失明,但仍坚持为患者诊病,通过“听声辨病”的方式判断病情,其敬业精神令人敬佩。
《小儿药证直诀》是钱乙晚年将毕生经验整理而成的着作,书中收录了23种儿科病症、120首方剂,系统总结了儿科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法,彻底改变了古代儿科“无专书、无专法”的局面,被后世医家誉为“儿科圣典”。
20世纪以来,钱姓在科学领域涌现出三位世界级大师——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被誉为“三钱”,他们凭借卓越的科学成就,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力学研究、核物理研究奠定基础。
钱学森(1911年—2009年),浙江杭州人,祖籍临安,钱镠第33世孙,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师从世界着名空气动力学家冯·卡门,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卓越成就,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被誉为“世界航空航天领域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毅然决定回国,却遭到美国政府的阻挠——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曾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枪毙,也不能让他回国。”此后,钱学森被美国软禁长达5年,直到195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斡旋下,美国政府才被迫同意钱学森回国。
回国后,钱学森全身心投入中国航天事业,1956年,他主持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提出发展中国导弹、火箭事业的规划,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1960年,他领导研制的中国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东风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进入导弹时代。1970年,他参与研制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钱学森不仅是科学家,还注重人才培养,他在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开设课程,培养了大批航天领域的人才,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晚年时,他仍关注中国科技发展,提出“系统工程”“思维科学”等理论,对中国科技体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钱三强(1913年—1992年),浙江绍兴人,钱镠第34世孙,中国核物理研究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他早年留学法国,师从世界着名核物理学家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居里夫人的女儿),在核物理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他与妻子何泽慧共同发现了铀核的“三分裂”与“四分裂”现象,这一发现被约里奥-居里称为“战后居里实验室最重要的成果之一”,钱三强夫妇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1948年,钱三强放弃法国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国,主持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今原子能研究所)的工作,1955年,他参与制定中国核科学发展规划,提出“先搞原子弹,再搞氢弹”的战略思路。1964年,他作为核物理研究的主要领导者,参与研制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标志着中国进入核时代。1967年,他参与研制的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四个能独立研制氢弹的国家。
钱三强不仅在科研领域贡献卓着,还注重核科学人才的培养,他培养的邓稼先、朱光亚等科学家,后来都成为中国核事业的核心力量。晚年时,他致力于推动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为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钱伟长(1912年—2010年),江苏无锡人,钱镠第34世孙,中国力学研究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他早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最初攻读历史,后因“九一八事变”爆发,毅然决定“弃文从理”,改学物理,立志“科学救国”,他曾说过:“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学什么。”
钱伟长留学英国期间,师从世界着名力学大师冯·卡门,在弹性力学、塑性力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提出的“钱伟长方程”“钱伟长原理”等理论,至今仍是力学研究的重要基础。1946年,钱伟长回国,主持清华大学力学系的工作,开创了中国力学研究的先河,他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力学研究所,培养了大批力学人才,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提供了关键的力学支持(如导弹飞行的力学计算、原子弹爆炸的力学分析)。他提出的“广义变分原理”,拓展了力学研究的领域,被国际力学界称为“中国的变分原理”。
晚年时,他担任上海大学校长,推行“通识教育”改革,培养了大批复合型人才,被誉为“教育改革家”。
钱钟书(1910年—1998年),江苏无锡人,钱镠第34世孙,中国现代最着名的文学家、学者,被誉为“文化昆仑”,其代表作《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管锥编》则是一部横跨中西文化的学术巨着。
钱钟书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因才华横溢被称为“清华三才子”之一(另外两位是曹禺、吴组缃)。他在清华读书时,曾放言“横扫清华图书馆”,其读书之多、知识面之广,令人惊叹。1935年,他留学英国牛津大学,后又赴法国巴黎大学深造,精通英、法、德、意、拉丁、希腊等多种语言,为其后来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钱钟书的文学成就集中体现在《围城》与《管锥编》两部着作中,《围城》(1947年出版)是一部长篇小说,以主人公方鸿渐的人生经历为主线,描绘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其中“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的名句,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比喻,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围城》语言幽默犀利,人物刻画生动,不仅在中国广受欢迎,还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海外出版,成为中国现代文学走向世界的代表作之一。
《管锥编》(1979年出版)是一部学术巨着,全书共四册,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对中国古代典籍(如《周易》《左传》《史记》《唐诗》)与西方文化典籍(如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歌德的作品)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大量新颖的学术观点。《管锥编》被誉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巅峰之作”,其学术深度与广度,至今仍鲜有学者能与之匹敌。
钱钟书不仅才华横溢,还以“淡泊名利”着称。他一生拒绝接受任何荣誉称号,不愿参加公开的社交活动,始终专注于读书与写作。他与妻子杨绛(着名作家,代表作《我们仨》)的爱情故事,也被传为文坛佳话,两人相识于清华,相伴一生,共同致力于文学与学术研究,被誉为“文坛伉俪”。
钱氏溯自彭孚,兴于钱镠。昔有钱王保境安民,奠定东南富庶;后有贤达耕读传家,文脉绵延不绝。近现代英才辈出,在各界熠熠生辉。而今钱氏族人承先祖遗风,守正创新,薪火不熄,续写家族与时代的华章。
师父死了,留下美艳师娘,一堆的人打主意,李福根要怎么才能保住师娘呢?...
书名?阅女无限??呵呵,广大银民,请看清楚哦。吴县,这个二十岁的青涩小子,进城上学,居然一不留神,取悦于众多美女,在众女的帮助下,事业也是蒸蒸日上。且看主角如何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吴县的悦女事业中去。蹩脚的猪脚,由一个初哥,逐渐成为花丛高手。...
成仙难,难于上青冥!修真难,没有法宝没有丹药没有威力巨大的符箓,没有强悍的天赋。但是自从有了位面商铺就不一样了,有了位面商铺一切都有了。什么,修真界最普通的洗髓丹在你那里是绝世神丹!什么,你们那个位面遍地都是各种精金矿物,精铁灰常便宜!前世走私军火的商人,今生在修真界同样要将商人当做自己终生的追求。我只是一个做生意的,修炼真仙大道只是我一个副业。成为位面商铺之主,横扫诸天万界。商铺在手,天下我有!...
一个小千世界狂热迷恋修行的少年获得大千世界半神的神格,人生从这一刻改变,跳出法则之外,逆天顺天,尽在掌握!骷髅精灵不能说的秘密,尽在火热圣堂,等你来战!...
一个现代人,来到了古代,哇噻,美女如云呀,一个一个都要到手,战争阴谋铁血一揽众美,逍遥自来快乐似神仙本书集铁血与情感于一身为三国类中佳品。...
神魔陵园位于天元大6中部地带,整片陵园除了安葬着人类历代的最强者异类中的顶级修炼者外,其余每一座坟墓都埋葬着一位远古的神或魔,这是一片属于神魔的安息之地。一个平凡的青年死去万载岁月之后,从远古神墓中复活而出,望着那如林的神魔墓碑,他心中充满了震撼。沧海桑田,万载岁月悠悠而过,整个世界彻底改变了,原本有一海峡之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