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读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章 编纂大典聚鸿儒(第1页)

永乐五年(1407年)深秋,南京文渊阁,翰林院编修王洪抱着一摞从民间征集来的孤本,踩着枯叶匆匆穿过长廊,忽闻阁内传来一阵争执声。他停住脚步,隐约听见有人拍着案几喊道:“此等俚俗医方也配入典?辱没圣贤!”另一人则冷笑回应:“《大典》要收天下书,岂能因阁下偏见断了民间智慧?”

这正是《永乐大典》编纂时的寻常一幕。这场始于永乐元年(1403年)的浩大文化工程,在解缙、姚广孝先后主持下,以惊人的规模铺展。据《明太宗实录》记载,参与编修的学者多达三千余人,他们从全国征集的图书“上自古初,迄于当世,旁搜博采,汇聚群分”(上自远古时期,下至当代,广泛搜集,大量采集,将各种书籍汇聚起来分门别类),最终要编成一部“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包含宇宙般广阔的内容,汇总贯通古往今来的异同之处)的超级典籍。

据翰林院典籍李至刚记载,永乐二年解缙领编修之职,立即召集了百余名学者。某日朱元璋忌辰,朱棣临时要求查阅历代帝王祭祀礼仪,解缙带着三名助手,从已搜集的文献中摘编出五十卷书稿,连夜誊清呈上。《明史·解缙传》载“帝览甚喜,赐名《文献大成》”,但朱棣很快发现这部初稿“尚多未备”(还有很多内容没有收录完备),这才决意扩大规模,让姚广孝这位“黑衣宰相”牵头重修。

南京聚宝门内的编修总部,成了当时天下最热闹的文化集市。各地送来的书籍堆积如山,有世家大族祖传的宋刻本,有寺观珍藏的手抄经卷,甚至有走方郎中秘不示人的药方。负责校勘的陈济是个出了名的书痴,据说他能“目览千言,过目不忘”(一眼能看上千字,看过之后就不会忘记),某次发现两部《论语》注本对“仁”字的释义相左,竟抱着书在库房里钻研三天,直到从东汉郑玄的残卷中找到佐证才肯罢休。

苏州府学教授陈继曾在回忆录中写道,永乐四年春天,他奉命整理宋代方志,在一堆虫蛀的卷宗里翻出苏轼亲笔批注的《吴郡志》。消息传到宫中,朱棣当夜就派内侍来借阅,三天后归还时,扉页上多了一行御笔:“此等真迹,当与典册同传。”后来这部手稿果然被完整录入《大典》,可惜如今已无踪迹。

编修们来自天南海北,脾气学问各异。浙江学者王偁(cheng)专精天文历法,却总在膳食上挑剔,说南京的水“硬如寒铁,煮茶煞风景”。福建籍的林环便每日从秦淮河挑水给他,两人常因“月食成因”争得面红耳赤,转头又一起校订《授时历》。

最轰动的是“佛道辩论”。永乐五年端午,负责释藏(佛教典籍)的一如法师与主持道藏(道教典籍)的冷谦在宴席上争执起来,一如说道教“炼丹求仙,纯属虚妄”,冷谦当即取来丹砂(sha)、硫磺演示,说“此非虚妄,是未得真传”。最后还是姚广孝出面调和:“大典纳百家言,何必争高下?”这段趣事被写入《翰林记》,争论归争论,两人后来合作校订了《抱朴子》。

民间流传最广的,是药学家楼英的故事。这位浙江名医被征召时,带了一箱子草药标本,说要“让典籍认得百草”。某次编修《本草》部分,有人质疑他收录的“断肠草解毒方”太过险僻,楼英当场找来断肠草(实为钩吻),说“我亲身试过”——原来他年轻时曾用此方救活过误服毒药的樵夫。这段经历后来被详细记入《大典》“医术”门,可惜原卷已佚。

朱棣对《大典》的进度异常上心,每月都要召见姚广孝询问。据《明实录》记载,永乐六年夏日,他翻阅刚编成的“礼”字部,发现遗漏了元朝郊祀(si)制度,当即把解缙叫来训斥:“元人虽为胡虏,礼俗亦有可取者,为何不录?”解缙辩解称“恐污圣目”,朱棣却拍着案几说:“朕要的是全史,不是粉饰太平的小册子!”

为了搜集珍本,朝廷下了血本。江西临江府有位藏书家,藏有孤本《太平寰宇记》,地方官多次索要都被拒绝。朱棣听说后,竟派郑和船队从苏州运去两船丝绸交换,还亲笔题写“书香世家”匾额。这件事被写入《菽园杂记》,说那家人后来主动献书三百余卷,“皆宋刻善本”。

编纂过程中,最棘手的是处理“违碍”内容。明初对元人着作多有忌讳,有人建议删去《元史》中“贬明”的段落,姚广孝却坚持“如实收录”。他对编修们说:“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我们只需保存原样。”这种态度让《大典》得以保留许多珍贵史料,比如南宋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原本多有散佚,全靠《大典》收录才得以传世。

永乐六年(1408年)冬,这部巨着终于定稿。据《明史》记载,全书共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装成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光誊抄就用了两千名书手,耗费墨汁三十多万斤。成书那日,姚广孝率全体编修在文渊阁前焚香告天,朱棣亲自撰写序言,说此书“上自古初,下及近代,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上自远古,下至近代,经史子集,诸子百家的着作,乃至天文、地理、阴阳、医卜、僧道、技艺等方面的言论,都完备地辑录成一书,不嫌繁多)。

翰林院编修梁潜在给友人的信中描述了定稿夜的盛况:“灯笼如星,烛泪成河,诸公校对至鸡鸣,忽有老吏哭出声——此人随编修三年,家中来信说幼子夭折,竟未敢告假。”姚广孝当即奏请朝廷厚恤,朱棣听说后,特赐“忠孝两全”匾额。

这部空前绝后的典籍,原本藏在南京文渊阁,迁都北京后移至紫禁城文楼。可惜岁月无情,嘉靖年间宫中失火,幸亏朱厚熜(cong)命人连夜抢救,才免予焚毁。但到了清代,《大典》屡遭厄运,如今存世的不足原书百分之四。每当学者们在海外图书馆见到那些泛黄的残卷,应该会想起永乐年间那群寒夜校书的儒士。

就像编修王洪在《大典》序跋中写的:“纸墨有尽,文脉无穷。”那些在南京聚宝门内争论过、欢笑过、叹息过的身影,早已化作历史尘埃,但他们守护的知识火种,终究没有熄灭。

热门小说推荐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父死了,留下美艳师娘,一堆的人打主意,李福根要怎么才能保住师娘呢?...

悦女吴县

悦女吴县

书名?阅女无限??呵呵,广大银民,请看清楚哦。吴县,这个二十岁的青涩小子,进城上学,居然一不留神,取悦于众多美女,在众女的帮助下,事业也是蒸蒸日上。且看主角如何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吴县的悦女事业中去。蹩脚的猪脚,由一个初哥,逐渐成为花丛高手。...

修真位面商铺

修真位面商铺

成仙难,难于上青冥!修真难,没有法宝没有丹药没有威力巨大的符箓,没有强悍的天赋。但是自从有了位面商铺就不一样了,有了位面商铺一切都有了。什么,修真界最普通的洗髓丹在你那里是绝世神丹!什么,你们那个位面遍地都是各种精金矿物,精铁灰常便宜!前世走私军火的商人,今生在修真界同样要将商人当做自己终生的追求。我只是一个做生意的,修炼真仙大道只是我一个副业。成为位面商铺之主,横扫诸天万界。商铺在手,天下我有!...

圣堂

圣堂

一个小千世界狂热迷恋修行的少年获得大千世界半神的神格,人生从这一刻改变,跳出法则之外,逆天顺天,尽在掌握!骷髅精灵不能说的秘密,尽在火热圣堂,等你来战!...

一揽众美在三国

一揽众美在三国

一个现代人,来到了古代,哇噻,美女如云呀,一个一个都要到手,战争阴谋铁血一揽众美,逍遥自来快乐似神仙本书集铁血与情感于一身为三国类中佳品。...

神墓

神墓

神魔陵园位于天元大6中部地带,整片陵园除了安葬着人类历代的最强者异类中的顶级修炼者外,其余每一座坟墓都埋葬着一位远古的神或魔,这是一片属于神魔的安息之地。一个平凡的青年死去万载岁月之后,从远古神墓中复活而出,望着那如林的神魔墓碑,他心中充满了震撼。沧海桑田,万载岁月悠悠而过,整个世界彻底改变了,原本有一海峡之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