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读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章 百家姓孙(第1页)

孙姓主要由姬姓、芈姓、妫姓融合而成,另有少量源于赐姓、改姓及少数民族汉化。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周文王之子姬封建立卫国,传至第九代君主卫姬和时,其幼子名“惠孙”。惠孙在卫国为官,政绩卓着,其子孙便以祖父的字“孙”为氏,称孙氏。

芈姓孙氏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与着名的令尹孙叔敖紧密相关。孙叔敖本姓芈,名敖,字孙叔,因在楚国任令尹时,辅佐楚庄王成就“春秋五霸”之业,深受百姓爱戴。其子孙为纪念他的功绩,便以他的字“孙叔”中的“孙”为氏,定居于楚国的“寝丘”(今河南固始一带),形成芈姓孙氏。

妫姓孙氏则是上古帝王虞舜的后裔。舜帝居于妫水之滨,其后代以“妫”为姓,后建立陈国。春秋时期,陈国发生内乱,公子完避祸齐国,改姓为“田”,史称“田完”。田完的后代在齐国逐渐掌权,最终“田氏代齐”,建立田齐政权。至战国时期,田齐君主齐景公的大夫田书,因率军讨伐莒国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并封于“乐安”(今山东惠民一带)。这一支系虽源头为妫姓,却因赐姓与姬姓孙氏合流,孙武、孙膑均出自此系。

此外,孙姓还有部分源于少数民族改姓,如北魏时期鲜卑族的“拔拔氏”“长孙氏”在孝文帝改革中汉化改姓为孙;唐代有宦官因功被赐姓孙;明清时期,部分蒙古族、满族族人也因融合改为孙姓。

孙姓在全国姓氏人口排名中位列第12位,总人口2200万左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6%。

孙姓分布有“三大密集区”:

华北-华东区:以山东为核心,辐射河北、河南、江苏、安徽等地,是孙姓人口最多的区域,占全国孙姓人口的45%以上。

东北区:以黑龙江、辽宁为核心,因“闯关东”移民形成,占全国孙姓人口的20%左右。

华南区:以广东、福建为核心,部分为明清时期南迁的后裔,部分为近代移民,占全国孙姓人口的15%左右。

孙姓族人在历史上人才辈出,涵盖军事、政治、医学、文学、革命等多个领域,以下选取六位代表性人物,讲述他们的故事,感受孙姓的传承。

孙武:出身于齐国乐安孙氏,因齐国内乱,携《孙子兵法》手稿投奔吴国。吴王阖闾为考验其才能,让他训练宫中美女。孙武将宫女分为两队,以吴王的宠妃为队长,反复强调军令后,宫女仍嬉笑打闹。孙武不顾吴王阻拦,斩杀两名宠妃,再发号令时,宫女们进退有序、纪律严明。吴王虽心痛宠妃,却认可了孙武的军事才能,任命他为将军。

此后,孙武辅佐吴王阖闾、夫差,率军西破强楚,攻入楚国都城郢都(今湖北江陵);北威齐晋,使吴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而他所着的《孙子兵法》,共13篇,仅五千余字,却涵盖了战争谋略、军队管理、地形利用等诸多方面,被誉为“兵学圣典”。这部着作不仅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军事史,还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成为世界军事学的经典。

孙膑:孙膑与庞涓曾一同拜师学习兵法。庞涓先下山,在魏国任将军,因嫉妒孙膑的才能,设计将他骗至魏国,挖去其膝盖骨(“膑刑”),使其无法行走。孙膑忍辱负重,装疯卖傻,最终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逃往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

公元前354年,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孙膑提出“围魏救赵”的计策:不直接率军前往邯郸,而是突袭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庞涓被迫率军回援,齐军在桂陵(今河南长垣)设伏,大败魏军。公元前341年,魏国再次进攻韩国,孙膑故技重施,率军直逼大梁,又在马陵(今山东莘县)设下埋伏,以“减灶诱敌”之计,让庞涓误以为齐军士兵逃亡过半,贸然追击,最终陷入重围。孙膑在马陵道旁的大树上写下“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庞涓见后气急败坏,拔剑自刎,魏军全军覆没。

孙膑所着的《孙膑兵法》,与《孙子兵法》并称“孙氏兵书”,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军事理论。

孙权:出身于吴郡孙氏,父亲孙坚、兄长孙策都是东汉末年的割据诸侯。公元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年仅19岁的孙权继承父兄基业,成为江东(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统治者。孙权重用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贤臣良将,先在赤壁之战中与刘备联合,以火攻大败曹操的八十万大军,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后又派吕蒙袭取荆州,斩杀关羽,与刘备决裂;在夷陵之战中,命陆逊率军击败刘备的东征大军,巩固了江东的统治。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国号“吴”,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成为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孙思邈:出生于陕西耀县的一个贫苦家庭,因幼年体弱多病,立志学医救人。他一生淡泊名利,多次拒绝朝廷的征召,潜心研究医学,游历各地,收集民间药方,为百姓治病。

孙思邈在医学上的成就极为卓越:他首次提出“麻风病可治”的观点,并用自己研制的药方治愈了大量麻风病人;他重视妇幼保健,着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两部医学巨着,其中《千金要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书中记载了800多种药物、3000多个药方,还提出了“大医精诚”的医德准则,强调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有高尚的品德。

孙思邈不仅医术高明,还注重养生之道,据说他活了101岁(一说141岁),是中国古代着名的长寿老人。他去世后,百姓为他建立庙宇,尊为“药王”,其故乡耀县(今陕西铜川)也成为中国医学史上的圣地。

孙承宗:出身于河北高阳的一个书香世家,42岁考中进士,后担任明熹宗的老师。当时,明朝面临后金(清朝前身)的威胁,辽东局势危急,孙承宗主动请缨,出任辽东经略(负责辽东军事的最高官员)。

在辽东期间,孙承宗提出“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的战略,修筑了从山海关到宁远(今辽宁兴城)的“关宁锦防线”,训练了一支精锐的“关宁铁骑”,还提拔了袁崇焕、祖大寿等名将。在他的治理下,辽东局势逐渐稳定,后金军队多年无法突破防线。然而,由于他得罪了权宦魏忠贤,被诬陷罢官。崇祯年间,后金军队入关,围攻孙承宗的故乡高阳。当时孙承宗已76岁,却毅然率领家人、乡亲守城。城破后,孙承宗拒绝投降,被后金军队俘虏,最终自缢身亡,其家人也有19人战死或殉节。

孙中山:出生于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的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赴檀香山(今美国夏威夷)求学,深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他目睹清朝的腐朽落后,立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从1894年创立“兴中会”,到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先后领导了十次反清武装起义,其中最着名的是1911年的“武昌起义”,最终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1912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久后为实现南北统一,让位于袁世凯。然而,袁世凯复辟帝制,孙中山又先后发起“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继续为维护民主共和而斗争。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他倡导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逝世,留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训,激励着后人继续追求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

南宋诗人孙应时写过“忠义家声古,诗书世泽长”的诗句,这是对孙姓的最好注解。

热门小说推荐
圣堂

圣堂

一个小千世界狂热迷恋修行的少年获得大千世界半神的神格,人生从这一刻改变,跳出法则之外,逆天顺天,尽在掌握!骷髅精灵不能说的秘密,尽在火热圣堂,等你来战!...

神墓

神墓

神魔陵园位于天元大6中部地带,整片陵园除了安葬着人类历代的最强者异类中的顶级修炼者外,其余每一座坟墓都埋葬着一位远古的神或魔,这是一片属于神魔的安息之地。一个平凡的青年死去万载岁月之后,从远古神墓中复活而出,望着那如林的神魔墓碑,他心中充满了震撼。沧海桑田,万载岁月悠悠而过,整个世界彻底改变了,原本有一海峡之隔的...

魔师逆天

魔师逆天

前世孤苦一生,今世重生成兽,为何上天总是这样的捉弄!为何上天总是那样的不公!他不服,不服那命运的不公。自创妖修之法,将魔狮一族发展成为能够抗衡巨龙的麒麟一族,成就一代麒麟圣祖的威名。...

一揽众美在三国

一揽众美在三国

一个现代人,来到了古代,哇噻,美女如云呀,一个一个都要到手,战争阴谋铁血一揽众美,逍遥自来快乐似神仙本书集铁血与情感于一身为三国类中佳品。...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一个被部队开除军籍的特种兵回到了都市,看他如何在充满诱惑的都市里翻云覆雨...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父死了,留下美艳师娘,一堆的人打主意,李福根要怎么才能保住师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