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读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部分(第1页)

说回家。他唯一的要求是想孩子想媳妇要回家,带着津贴来到了村里,找到了两个儿子,也找到了他日夜思念的老伴。他的腿有问题,老伴就是他最好的拐杖,可惜老伴已是病魔缠身。每个月政府给他一定的补贴,他就是用这些钱供孩子们上的学。金家老爷子是个说一不二的人,在家里,金德仁谁也敢吼,就是不敢吼金家老爷子。

金老爷子不出家门却知天下事。他同大人们谈论《三国》、《水浒》,能给小儿们讲《西游记》,讲他在朝鲜战场上打美国鬼子的事,直到父母来找,孩子们才恋恋不舍地回去。大孙女金桃是他的掌上明珠,小时候说话像炒料豆,撅着小嘴嫌他不会讲神话故事,比如东头老槐树底下的老三嬷,七仙女、八仙女的讲得头头是道。金家老爷子便常常捻他的小胡子,张开没牙的嘴笑,他说金桃的性格倔,酷似他。

金老爷子对人们讲起金家村的历史就没个完,方圆十几里的文化古迹他数个一二三没问题。他说,东去二十二公里处有个古老的城址是夏朝的,向北八公里处是商周时候的古城,还有“*”时期炸毁的古塔。他说,早些时候那古塔是我们这里最高的建筑,晚上出门迷了路,看看古塔就能判断出自己家的方位。他说德仁德义哥俩小时候出去拔菜,天非常热,就到塔底下凉快,塔很高,有三十多米,塔身厚两米多,塔底下有一尊铁佛,佛底下又是一口深不见底的井,有清凉甘洌的井水,他们常对着井口喊,井里就有人答应。所以金桃宁肯相信,金家村就是书上说的秦砖汉瓦的发祥地。爷爷当年拾来垒鸡窝的大蓝砖上还有“雅尔孝造塔”和“治平元年”的字样,后来再盖房子时,这些砖就不见了。

金家村里,有十多个姓氏,金姓是个大户,人口能占到三分之一,其他九个姓占了三分之二。但细细探究,只有一家姓金的是当地坐地户,据说多数金姓人家和其他姓氏是从河北枣强县、山西洪洞县迁来的。

北海人憨厚,执行政策及时且不走样,一九八一年,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开始联产计酬;一九八二年,包产到户;一九八三年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以后,村集体的一切东西都开始承包。

几乎是一夜之间,生产队的东西全归个人所有了。队里的公共财产都要以抓阄的形式分到每家每户。金德仁分到了一把长柄铁锨,一把扫帚。大件要承包时,金德仁就像装在布袋里的一把尖锥,露了头,第一次在村里人面前显出了过日子的能力。因为他早就懂电器,比别人条件优越,别人就是有钱,机器送给他们,他们也不会摆弄。可是金德仁就不同了,他一下子包了一台脱粒机,一台扬场机,还有一眼机井。钱二妮就将孩子撇在家里,到田里看机井,谁家浇地用一次机井,交五元钱。生产队里变承包为拍卖时,金德仁要买那台脱粒机,几个平日交往多的好邻居急切地过去围在他的身边,小声和他商量:咱凑钱一起买那台脱粒机好不好,都是同姓人,这样过麦时,大家轮流使用,互相帮忙。金德仁同意了,他们就有了互助组的意味。

村里人都知道能从土里生大钱的东西就是土窑,谁能幸运地包到手呢?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土窑》 第二章(1)

金德仁家的致富是从包了土窑开始的。

一九八五年的春天,明媚的阳光洒满了大地,金家村的上空弥漫着桃花、杏花的香气,村东金龙河两岸繁花似锦,柳树枝头着上了一层淡淡的黄绿色,虽说离金龙河还有十多里路,可是花香还是随风来到了这里。北海最出名的建筑是高三层的大众百货公司,也是市里最早的大楼,它坐落在城的中心,从中心向南去,走六华里路就到了金家村。金家村虽然离城只六里之遥,多数农户烧饭做菜还是用秸秆,少数人家烧煤,金家村人家土屋上空的烟囱里还是浓烟滚滚。

土窑是金家村从古代传过来的老份物业,土窑也实在是老,连金老爷子也说不出它存在的具体时间,更无从考证土窑建立的确切年代。几经战乱,金家村没有任何记载,有的只是如断代史一般的几个大家族的族谱,除了记载两三代人的家庭传宗接代外,什么也没有。

土窑如一个孤独的老人,远远地坐落在村西北角上。

00高达三十五米的烟囱是土窑场的标志。随着社会经济起起伏伏的发展,土窑始终处于开开停停的状态,窑室的位置也常常处于变更状态。没有人说得出哪个位置就是最早的窑室,只是它周围取土后留下的窑坑一圈一圈地扩大。土窑吸引着大家的眼球。北海平坦肥沃的土地,风吹一粒草种,也能收获一把肥美的青草。没有缺过吃,没有挨过饿,这只是金桃的记忆。为这事爷爷和金桃抬起扛来,爷爷说:“你是什么年代出生的,你怎么知道没挨过饿。‘大跃进’过后,就进入了三年闹灾荒时期,人们呀差点饿死,你爸爸金德仁才十多岁,就跟着大人们出去二百里路拾坏了的地瓜干子,用车子推回来,很苦。你爸爸和你二叔饿得只能趴在地上玩土窝,连淘气的力气都没有,庄里死很多人,男人没有力气靠女人抬呢。”

“爷爷,那怨谁?你不是说,地瓜烂在地里没人要,小麦也投进井里吗?上边号召办大食堂,是让大家过好日子,也没让你们去浪费呀。”金桃嘴里吐出一串金豆子。爷爷答不上话来。他摇了摇头说:“那个时候都那样,大环境呀。”

金桃记忆里的童年有很多好吃的东西,可是缺零花钱,换洋针的来了,再好看的小玩意只眼馋,没钱买。村里人能来钱的地方除了自留地里的几棵菜,可能就是那座窑了。

大家都惦记着土窑。那天,金德仁起了个大早,身上穿着一件老式的衬衣往村后走去,沟边的小草滚动着露珠,鼻孔里扑进丝丝清凉的新鲜的大地气息。年轻时,金德仁长相英俊,只是他的脑袋大了点,得了个外号叫做“金大头”。他厚厚的眼皮,方脸,大嘴,疏朗的五官,个子有一米八,岁月的馈赠,给这位北方的汉子以坚实的力量。他望着绿树掩映下的村庄,想到自己过的日子,有些怅然,因为收割完最后一茬玉米就要调地了。

金德仁是在村头碰上了早起的老顾头的,老顾头的家与金老爷子的家相距很近,老顾头个子很高,身板倒是与金德仁极像,方头大耳,尖下巴刮得十分干净。当年金老爷子让金德仁拜老顾头为干爷,或许也有长相方面的原因。老顾头会烧花盆,烧花盆要用专门的土,都是特意从邻村买来的。老顾头叉开两腿像蹲马步一样,端坐在一块圆形的像磨盘大小的金属盘前,从和好的长条泥块上,截下一块,放在旋转的盘上,老顾头两只手像变魔术一样,一个造型十分漂亮的花盆在你眼花缭乱之际就出来了。过去老顾头造花盆时,那转盘要自己用脚蹬,现在换成电机了,轻快了许多。有粘土的村没有烧花盆的,烧花盆的村没有这种粘土,多少年过来了,大家也见怪不怪了。老顾头还会烧脊瓦,用特制的刀一压一压的,变成了古建筑用的小脊瓦,这需要一定的美术功底,都是三年才出徒的活。老顾头比金老爷子高一头,身板直直的,两个老伙计年上节上都来往,自从在一次酒桌上让金德仁认了干爷,两人来往更频繁了。

“干爷,你早啊!”德仁主动亲热地同老顾头打招呼。这个干爷很疼他,说话比同自己的爷还投机。老顾头停住脚步,挨近德仁,很秘密地告诉他说:“村里的窑场要包给个人了,你长年在窑干活,知道不?我这消息绝对可靠!”德仁说:“我也听说过,可是不大相信有这回事呀,土窑再包给个人,那村里不是什么也没有了吗?会不会过几年再割什么尾巴,那不惨了。我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这可怎么办?”忽然听到老顾头这么说,德仁打了个激灵,才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假设窑场承包给别人,我干什么去?金德仁有多年的干砖窑的历史,当年在市属的大窑上,金德仁和四五十个二十来岁的年轻汉子,在平坦的制坯场,呼啦啦摆开来,横成行、竖成趟,绷紧全身肌肉,低着头,往地上的砖模注入和好的泥,屏住气,用特制的木板一刮,一次只造三块。窑是马蹄形的,体积小,大家盖屋认青砖,不认红砖,同样价格,青砖销路就是好。后来,出现了造砖的机器,金德仁是金家大队培养的第一批烧红砖技术人员。那时候村里有多个副业组,清一色朝气蓬勃的青年人,有种试验田的,有种树的,有在窑场上烧红砖的。金德仁家相框里有个十多个人的合影,女孩子都梳着麻花辫子,男同志都是小平头,很精神,神情很纯正,很快乐的样子。从取土制坯,到搬运坯晒坯,再到烧窑出窑,环环相扣,烧窑的老师们都讲得很清楚,但烧得怎么样还得自己琢磨,再说各地土质不同,配料比例就不同。。 最好的txt下载网

《土窑》 第二章(2)

金德仁想:一旦承包户不用我,我将干什么去?我会多么失落。他停止了走动,在地沿上坐下来,怅望着天空,用大手抚摸着脑袋。

老顾头说:“你难过啥,你不会包包试试?”

金德仁眼前闪过一道亮光。“谁说不是呢,我怎么就没这样想呢?我得回去好好想想!”金德仁笑了笑向家里走去。

金德仁一边走一边向北望去,窑场上的高烟囱耸入云天,隐隐约约的砖坯一行行排列着,相反那一排窑屋显得尤其矮小,如蜗牛一样伏在烟囱下面。再远处就是收割了的玉米地。鸟鸣、狗叫,袅袅炊烟,农家温馨的氛围包裹了金德仁,他有点陶醉,刚出门时的郁闷心情,经太阳一照,烟消云散了。“只要允许人人承包,我也试试。”他被自己这个念头吓了一跳。这可不是个十几元,上百元包个机器的事,包个窑场少了数万元可不行。他的家庭不算富裕,爹爹只有一条半腿,娘在爹回来的第二年就去世了。自己长大了好不容易娶了个妻子,养着三个孩子,日子很紧巴。

七十年代末,上级要求村村上副业项目。那时候农民就知道种田,来钱的门路是养鸡,什么副业也没有。到了一九七九年四月,金家村的干部实在引不来项目,公社上分管的领导出主意说在原来的窑址重新建窑。那时市里的发动机配件厂研制成功了G4—A型固定式空心制砖机,畅销省内外,这个成果使各公社的砖场多起来。金家村就派金德仁和另一个小伙子去学习使用机器。金德仁是村里公认的聪明人,后来,又派他去市里的大窑场学习制砖技术,就是在那个时候,他自由恋爱把钱二妮领到了金家村。

农民睁开眼睛看到的就是土,农村最不缺的是土地,划出个地方,找几个人就开窑场。哪个公社也有几个窑场,有的一个村里就有三座窑。城南部土质好的地方建有地下窑,北部地势洼的地方就有地上窑,遍地开花。有的公社里三四个村连在一起,村村有,农村住房条件就在那个时代改善了一次,许多孩子等不到初中毕业就到窑场上干活。等到窑场也承包时,农村的改革就到了最彻底的时候了。

金家村的支书恨不得一下子把窑场早一天包出去,早一天收回钱来,反正谁包谁往村里交钱。村里集体经营土窑那是不赚钱的,砖价不高,一块砖仅二分钱,管理人员多,工资支付多。开始时,到工厂里拉的掺在土里的煤渣不要钱,原因是工厂里的煤渣自己雇车往外运,忽然有人免费给运出去那多好。后来工厂里煤渣也要钱了,原料涨了价,窑场就赔本了,越赔数额越大,只有承包这一条路可以还上账。金家村的支书去有窑场的村里取经,发现有的村子因为没有人出钱承包,只好先签合同,挣了钱以后再交。有的窑场七千元就包出去了。

金家村承包窑场的优惠政策是:一次交上全年一万五千元的承包费,村里免费给窑场安上一部电话,还是没人答应。包窑只是支书一方面急,村里人不急。一年上交一万五千元,那时候正式工人一月只有三十元工资,就令农民非常羡慕,生产队到年终一家分个二三百元就不错了,都很平均,谁家会拿得出那么多呢?所以能一下子拿出一万二万元的,三百多口人的村子,估计一户也找不出来。大家都不喜欢借债,没人应这个景。村里又想了个办法,将承包费底数降到一万元,公开投标,谁多给谁。

怀揣着承包窑场的希望,金德仁抬脚来到老顾头的家。老顾头现在还偶尔到窑上去帮着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南墙边下那些种着仙人掌、兰草一类花草的花盆儿和用大蓝砖砌的花池就是他干窑场的见证。听了金德仁的来由,老顾头拄着拐杖,捋捋胡子,他的胡子比头发多。他知道金德仁从小在窑上干活,熟悉烧砖的每个环节,流的汗多,长的见识也多,便对德仁说:“走,走,我同你去窑上看看再说。”金桃梳着一对辫子从前面走过来,见爸爸与顾大爷爷比比划划,不知他们在说什么。便好奇地跟在后边听,老顾头说:“人们有了钱就想盖房子,盖房子建大楼,哪个能少了砖呢?下一步大伙挣了钱不就是盖房子吗,你小子如果有眼光的话,包下来,早先都是官窑呀。再说了,你是个内行,技术上不求人。好好想想,大爷支持你,我说的都是大实话,我和你爷都是黄土埋半截的人,我们有什么说什么,技术上有什么事也可以问我。”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土窑》 第二章(3)

阴历正月底,正是北方常见的倒春寒天气,晚上村里开大会,沿用老习惯一家一个人参加会议,地点设在小学校的教室里。村支书同镇上的包村干部坐在主席台上,包村干部清了清嗓子,端出一副伟人的样子说:“今年大田分到了各户,各人手里粮食多,不吃地瓜了,全吃黄面和白面了,有的家里有了彩电,有的有了十二马力拖拉机、摩托车,所以还是个人承包好处多。咱村的土窑场要承包,经过村委会研究,承包费降到每年一万元,优惠政策是给窑场安一部电话,去年村委办公室才安了一部,很贵的,有三千多元。你们不用怕政策改变,和村里签合同,白纸黑字,愿意包,当场交现金,一个铜子(铜子,土语意指最少的钱)也不能少。”支书环视了一圈,看到第二排金德仁正在想心事,就喊道:“大伙可听清了,两天后到村委办公室交钱!想承包的,一视同仁!”

金德仁听到这话早就坐不住了,脱下身上穿的小棉大衣,只穿着外罩中山装的棉袄,一脚跨出学校门就在漆黑的夜里奔跑,两旁的树影唰唰地往后倒。他飞奔回家,想同钱二妮商量,钱二妮却不在家,急得他搓着手在屋地上转圈。正在他十分不耐烦的时候,穿着小领毛蓝上衣的钱二妮却不紧不慢地回家来了。钱二妮的一只脚略微有点瘸,是小时候长婴儿瘫留下的病根。钱二妮的头上一边一个黑色的小钢头卡将头发固定在两耳后,手里拿着个空花布包。金德仁瞪着眼问:“大黑天的,你不呆在家里,又上哪里串门了?”二妮把手中的花布包放在抽屉里,转过身语气里有些歉意:“这几天,村里有五十个育龄妇女结扎了,我大小也是个妇女主任,去各家里看了看。”在金家村,这是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以来,村里动作最大的一次,也是市里计划生育最好的。路边的墙上写满了标语“只生一个好”“少生快富,多拉快跑”。白天钱二妮给几个妇女送鸡蛋去了,晚上男人们都开会,她问问这些女人?

热门小说推荐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

圣堂

圣堂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一个小千世界狂热迷恋修行的少年获得大千世界半神的神格,人生从这一刻改变,跳出法则之外,逆天顺天,尽在掌握!...

张三丰弟子现代生活录

张三丰弟子现代生活录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张湖畔,张三丰最出色的弟子,百年进入元婴期境界的修真奇才。他是张三丰飞升后张三丰所有仙器,灵药,甚至玄武大帝修炼仙境的唯一继承者,也是武当派最高者。在张三丰飞升后,奉师命下山修行。大学生,酒吧服务员,普通工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生活,总是有丰富多彩的人生,不同的艳遇,缠绵的感情,总是让人沉醉不已。武林高手,修真者,吸血鬼,狼人,巫师,忍者,傀儡师发达的科技,古老的修真,是否可以结合?大学的生活,让张湖畔明白了人类数万年文明沉积的伟大,开创了一条科技与修真结合的修真捷径。新书仙人俗世生活录已经上传,书号1559004,敬请关注和支持。新建QQ群4225488342256291(感谢天涯ヅ絕戀提供)新建QQ群67264427(感谢早晨起不来提供)...

恶魔法则

恶魔法则

一个一无是处的,被认为是废物和白痴家伙,把灵魂卖给了恶魔,能换取到什么?美色?力量?财富?权力?颠覆这世界的所有规则吧,让我们遵寻着恶魔的轨迹我知道,终有一天,这个世界将被我踩在脚下!!杜维...

倚天屠龙夺艳记

倚天屠龙夺艳记

赵敏的娇蛮狐媚周芷若的举止优雅小昭的温柔体贴不悔的秀丽美艳蛛儿的任性刁蛮  一梦醒来,该是倚天屠龙的另一个新主角上场了...

魔师逆天

魔师逆天

前世孤苦一生,今世重生成兽,为何上天总是这样的捉弄!为何上天总是那样的不公!他不服,不服那命运的不公。自创妖修之法,将魔狮一族发展成为能够抗衡巨龙的麒麟一族,成就一代麒麟圣祖的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