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读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章 百家姓周(第1页)

在中国姓氏文化的浩瀚星河中,“周”姓犹如一颗璀璨的恒星,承载着三千年的历史积淀。

“周”姓的起源可追溯至西周王朝,是西周时期的“姬姓周氏”。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推翻商纣王的统治,建立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史称“西周”。周朝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将王室子弟、功臣谋士分封至各地为诸侯,其中,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姬旦)因辅佐成王、平定叛乱、制礼作乐,被封于鲁(今山东曲阜),但周公旦并未就封,而是派长子伯禽前往治理,自己则留在镐京辅佐朝政。

随着周朝统治的稳定,王室子弟多以“周”为氏——一方面,“周”是王朝的国号,代表着尊贵的身份;另一方面,春秋时期“姓氏合一”的趋势逐渐显现,原本表示“宗族分支”的“氏”开始替代“姓”,成为人们身份标识。因此,周天子的后裔中,部分人直接以“周”为氏,比如周赧王(周朝最后一位天子)的后裔,在秦灭周后为纪念故国,正式以“周”为姓,这部分人构成了早期周姓的核心群体。

这一起源的史料依据极为充分,《史记·周本纪》明确记载了周王朝的世系,而《百家姓考略》中也提到:“周,姬姓。周文王子周公旦之后,以国为氏。”可见,“以国为氏”是周姓最主流、最正统的起源。

除了“姬姓周氏”,周姓的另一重要来源是“他姓改周”。周朝灭亡后,部分姬姓诸侯或贵族因躲避战乱、迁徙他乡,为避免被秦朝追捕,选择将姓氏改为“周”。

北魏时期(公元386-534年),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要求鲜卑族贵族改用汉姓,其中“普乃氏”“贺鲁氏”等鲜卑姓氏改为“周”。

此外,还有小部分周姓起源,与古代官职、封地名称相关。比如西周时期设有“周师”一职,负责掌管王室的车马仪仗,相当于现代的“皇家仪仗队队长”,这一官职的官员后裔中,有部分人以官职中的“周”为姓;还有春秋时期的“周国”(今河南洛阳附近,为西周王室的附庸国),其国民在国灭后以“周”为姓。

周姓的全国总人口约为254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82%,仅次于王、李、张、刘四姓,位列第五。

从人口密度来看,周姓的“高密度区域”主要集中在三个地带:一是长江流域(湖南、湖北、江西、安徽),这一区域的周姓人口占全国周姓总人口的45%以上,其中湖南省的周姓人口最多,约380万,占该省总人口的5。2%;二是中原地区(河南、山东、陕西),周姓人口占全国周姓总人口的25%,河南省作为周姓的起源地之一,周姓人口约320万,占该省总人口的3。1%;三是东南沿海地区(广东、福建、浙江),周姓人口占全国周姓总人口的15%,其中广东省的周姓人口约280万,占该省总人口的2。3%。

随着历史上的战乱、政治变动与经济发展,周姓有三次关键的“迁徙浪潮”,最终形成如今的分布格局。

第一次迁徙: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灭西周,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灭东周,周朝正式灭亡。在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这里被秦国灭掉的“西周”和“东周”,并非指历史上以都城位置划分的“西周王朝”和“东周王朝”,而是战国末期在周王室核心区域(今河南洛阳一带)并存的两个小诸侯国。周朝在周平王东迁后进入东周时期,但周王室权威不断衰落。到战国中后期,周王畿内部再次分裂,形成了“西周国”和“东周国”两个政治实体,周天子当时依附于西周国。

为躲避秦朝的迫害,周朝王室后裔(主要是周赧王的子孙)开始大规模迁徙:一部分人向西迁徙至陇西(今甘肃东部),形成了后来的“陇西周氏”;一部分人向东迁徙至齐鲁地区(今山东),与当地的周公旦后裔汇合;还有一部分人向南迁徙至汝南(今河南驻马店),逐渐形成了汝南周氏。

第二次迁徙:魏晋南北朝的“衣冠南渡”(公元220年-公元589年),这一时期,中原地区战乱频繁(如“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大量汉族贵族为躲避战乱,纷纷向南迁徙,史称“衣冠南渡”。周姓作为中原望族,也参与了这次大规模迁徙:“汝南周氏”的大部分人向南迁徙至江淮地区(今安徽、江苏),随后又向长江中下游地区(今湖南、湖北、江西)扩散;“陇西周氏”的部分人则向西南迁徙至四川、云南等地。

这次迁徙是周姓“南下”的关键节点,使得长江流域成为周姓新的聚集区。比如在东晋时期(公元317-420年),周姓在江南地区已成为名门望族,其中周玘(qi)家族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势力庞大,曾参与平定“王敦之乱”,被誉为“江南周氏之首”。

第三次迁徙:明清时期,中国人口增长加快,中原、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逐渐紧张,加上政策推动(如明朝的“军屯”、清朝的“闯关东”),周姓群体开始向东北、西南、东南沿海及海外迁徙:

闯关东:清朝中后期(公元1850年以后),大量山东、河北的周姓人口越过山海关,迁徙至东北三省(今辽宁、吉林、黑龙江),如今东北的周姓人口约260万,占全国周姓总人口的10。2%;

下南洋:明清时期,广东、福建的周姓人口因“谋生”“经商”等原因,乘船前往东南亚(今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成为海外周姓的主要来源,如今海外周姓人口约120万,其中新加坡的周姓人口占当地华人总人口的3。5%;

填四川:明朝末年,四川因战乱(如张献忠起义)人口锐减,清朝初年推行“湖广填四川”政策,湖南、湖北的周姓人口大量迁徙至四川,如今四川的周姓人口约210万,占该省总人口的2。5%。

这次迁徙使得周姓的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从“国内分布”延伸至“海外分布”,成为中国姓氏中“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姓氏之一。

在三千年的历史中,周姓涌现出无数杰出人物,以下选取不同朝代、不同领域的代表性名人,讲述他们的故事与成就。

周公旦:(约公元前1100年-公元前1032年),姓姬,名旦,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周成王姬诵的叔父,因其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故称“周公”。他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被誉为“华夏文明的奠基人之一”。在这里还需要给大家解释一下,前面我说过周公的封地是鲁,有人可能会问,这里怎么又成了周这个地方呢?是不是你写错了?我并没有写错,周这个地方是周武王灭商前封给姬旦的,鲁是灭商以后封给他的。

周武王灭商后,仅在位两年便去世,其子周成王年幼(年仅13岁),无法亲政。周公旦主动承担起“辅政”之责,辅佐成王治理天下。然而,这一举措引起了管叔(武王三弟)、蔡叔(武王五弟)、霍叔(武王八弟)的不满——他们认为周公旦有“篡位”之心,于是联合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发动叛乱,史称“三监之乱”(“三监”指管叔、蔡叔、霍叔,他们被周武王派往商故地监视武庚)。

面对叛乱,周公旦沉着应对:他首先向召公奭(shi,武王四弟,周王室重臣)、太公望(姜子牙,西周开国功臣)解释自己摄政的初衷,争取到他们的支持;随后亲自率军东征,经过三年的苦战,终于平定叛乱,杀死武庚、管叔,流放蔡叔,贬黜霍叔。

热门小说推荐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父死了,留下美艳师娘,一堆的人打主意,李福根要怎么才能保住师娘呢?...

悦女吴县

悦女吴县

书名?阅女无限??呵呵,广大银民,请看清楚哦。吴县,这个二十岁的青涩小子,进城上学,居然一不留神,取悦于众多美女,在众女的帮助下,事业也是蒸蒸日上。且看主角如何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吴县的悦女事业中去。蹩脚的猪脚,由一个初哥,逐渐成为花丛高手。...

修真位面商铺

修真位面商铺

成仙难,难于上青冥!修真难,没有法宝没有丹药没有威力巨大的符箓,没有强悍的天赋。但是自从有了位面商铺就不一样了,有了位面商铺一切都有了。什么,修真界最普通的洗髓丹在你那里是绝世神丹!什么,你们那个位面遍地都是各种精金矿物,精铁灰常便宜!前世走私军火的商人,今生在修真界同样要将商人当做自己终生的追求。我只是一个做生意的,修炼真仙大道只是我一个副业。成为位面商铺之主,横扫诸天万界。商铺在手,天下我有!...

圣堂

圣堂

一个小千世界狂热迷恋修行的少年获得大千世界半神的神格,人生从这一刻改变,跳出法则之外,逆天顺天,尽在掌握!骷髅精灵不能说的秘密,尽在火热圣堂,等你来战!...

一揽众美在三国

一揽众美在三国

一个现代人,来到了古代,哇噻,美女如云呀,一个一个都要到手,战争阴谋铁血一揽众美,逍遥自来快乐似神仙本书集铁血与情感于一身为三国类中佳品。...

神墓

神墓

神魔陵园位于天元大6中部地带,整片陵园除了安葬着人类历代的最强者异类中的顶级修炼者外,其余每一座坟墓都埋葬着一位远古的神或魔,这是一片属于神魔的安息之地。一个平凡的青年死去万载岁月之后,从远古神墓中复活而出,望着那如林的神魔墓碑,他心中充满了震撼。沧海桑田,万载岁月悠悠而过,整个世界彻底改变了,原本有一海峡之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