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读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72章 漕粮改道(第1页)

皇佑三年的盛夏在连绵的雨水中步入尾声,汴河水位涨了不少,浑黄的河水裹挟着泥沙,以比平日更湍急的速度奔流东去。漕运进入了最繁忙的时节,一艘艘满载江南粮米的纲船,如同移动的山峦,络绎不绝地驶入汴京的码头。

陈砚秋坐在礼部衙署的直舍内,窗外是淅淅沥沥的雨声,他手中捧着一卷《漕运通考》,心思却早已飞到了那些在河面上穿梭的船只上。自那日见识了川蜀来的异常汇票,又与林窈娘进行了一番隐晦的交谈后,他心中那根警惕的弦便绷得更紧了。林府内一切如常,林振元待他依旧看似亲近中带着审视,林窈娘也恢复了平日那种若有若无的疏离,仿佛那夜的提醒只是他的一场幻觉。

然而,陈砚秋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同了。他开始更加留意林府的日常,尤其是与外界往来的文书和人员。他注意到,林府与漕运司的一些中下层官员往来颇为密切,时常有小吏模样的人送来一些密封的函件,而林振元书房里的灯,也似乎比以往熄得更晚。

这日散值后,陈砚秋没有立刻回府,而是绕道去了汴河沿岸的码头。他借口为林振元寻一方上好的河砚,实则是想亲眼看一看这维系帝国命脉的漕运景象。

码头上人声鼎沸,力夫们喊着号子,将一袋袋粮食从船上卸下,转运到岸边的仓廪。空气中弥漫着河水特有的腥气与粮食的醇香。陈砚秋混在人群中,目光扫过那些停泊的纲船,船身上大多用朱漆标注着来源地——“苏”、“湖”、“常”、“秀”……皆是江南鱼米之乡。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不远处一艘略显陈旧的纲船上,船身标记着“楚州”字样。几名穿着漕运司号褂的吏员正与船头模样的人交谈着什么,声音不高,但神情间似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很快,那吏员将一份盖有红印的文书递给船头,船头仔细收好,随即指挥船员升起风帆,这艘本应卸货的纲船,竟缓缓调转船头,逆着水流,向西驶去。

陈砚秋心中起疑。楚州属淮南东路,其漕粮理应在此卸货入库,为何突然转向西行?他不动声色地靠近那几个正准备离开的漕运司吏员,拱手搭话道:“几位官人请了,在下路过,见方才那船似要西去,可是漕粮调度有了新章程?”

那为首的吏员瞥了陈砚秋一眼,见他身着青色官袍,年纪虽轻但气度不凡,倒也不敢怠慢,回礼道:“这位官人有所不知,近日上游水情不稳,有几处河道需疏浚避汛,那船是奉命临时改道,暂泊他处,以待后命。”

“避汛?”陈砚秋抬眼看了看虽然浑浊但流速平稳的河水,心中疑窦更深。此时虽值汛期,但近日并未有大规模暴雨,何至于需要让满载的粮船临时改道避汛?这理由未免牵强。他面上却露出恍然之色:“原来如此,漕运事务繁杂,辛苦各位了。”

“分内之事,分内之事。”那吏员敷衍两句,便与其他同伴匆匆离去。

陈砚秋站在原地,望着那艘“楚州”纲船远去的背影,消失在汴河拐弯处。临时改道?暂泊他处?他敏锐地感觉到,这背后绝不简单。他想起了林府与漕运司的密切往来,想起了那些来自川蜀、最终可能流向西北的异常资金。粮食,同样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其流向若被操控,影响或许比资金更为直接和致命。

他需要了解更多。但直接打听漕运改道之事,极易引起怀疑。他需要一个更稳妥的切入点。

机会在几天后悄然来临。林振元受邀参加一位致仕老臣的寿宴,带上了陈砚秋同往。宴席设在外城金明池附近的一处园林,宾客众多,不乏朝中官员和汴京名流。席间,众人难免谈及朝野时事,不知是谁先提起了近来河北路的一些传闻。

“听闻真定府那边近来不太平啊,有几股流寇作乱,劫掠商队,甚至惊扰了官军粮道。”一位身着紫袍的官员抿着酒说道。

旁边立刻有人接话:“可不是么!真定府乃北疆门户,驻军众多,这粮草供应可是头等大事。若漕粮输送有所延误,恐生变故啊。”

这时,一位坐在陈砚秋斜对面、面色红润的官员摆了摆手,带着几分酒意笑道:“诸位多虑了!漕运司早有安排。前些时日,不是有几批漕粮因避汛改道了么?其中一部分,便是奉命暂存于真定府仓廪,以备不时之需。度支司那边,批文还是老夫亲眼所见,手续齐备,断不会误了边军供给。”

度支司!陈砚秋心中一动。他认得这位说话的官员,正是三司度支司的一位郎中,姓王。而据赵明烛之前透露的信息,度支司中,确有官员与“清河”组织关系匪浅,其中就包括那位因新婚“捉”事而被拿住把柄的进士。

王郎中的话,似乎印证了码头吏员的说法——漕粮改道是为了避汛,并且有部分运往了真定府。理由冠冕堂皇,是为了保障边境军需。但陈砚秋却总觉得哪里不对。真定府驻军粮草自有供应体系,何须动用本该入库京师、调配各路的漕粮?而且,那艘“楚州”纲船,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改道粮船,其改道的审批文书,是否都经过了度支司那位“有问题”的官员之手?

宴席散后,陈砚秋随着林振元登上马车回府。车内空间狭小,弥漫着淡淡的酒气和檀香。林振元闭目养神,似乎有些疲惫。行至半路,他忽然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慵懒:“今日席间,王郎中提及漕粮改道真定府之事,你怎么看?”

陈砚秋心念电转,知道这又是岳父的一次试探。他斟酌着词句,谨慎答道:“王郎中既言手续齐备,想来漕运司与度支司自有考量。边军粮草事关重大,未雨绸缪也是应有之义。”

林振元睁开眼,看了陈砚秋一眼,目光深邃:“未雨绸缪…说得不错。不过,这雨究竟会不会来,何时来,有时候,也未必全看天意。”他意味深长地说完,又闭上了眼睛,不再言语。

陈砚秋品味着这句话,心中寒意更盛。林振元似乎在暗示,漕粮改道并非单纯的防汛或备边,背后或许有着人为的“运作”。这“雨”,指的恐怕不是自然界的风雨,而是某种人为制造的局势或危机。

回到林府后,陈砚秋越发觉得必须查清此事。他想到了一个人——赵明烛。皇城司职掌宫禁、周庐宿卫、刺探情报,对漕运这等关乎京师安危的大事,必然有所监控。而且赵明烛身份特殊,由他暗中调查,比自己出手要稳妥得多。

然而,如何将消息传递给赵明烛,依旧是个难题。直接上门拜访太过显眼,通过寻常渠道递送信件又恐被林府耳目截获。

正当陈砚秋苦思联络之法时,林窈娘再次提供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这日,她来到陈砚秋书房,说是想请他为一把新得的古琴题写琴名和铭文。

“此琴名‘秋籁’,音色清越,妾身甚喜。久闻姑爷书法得欧阳率更神韵,不知可否挥毫,为这良琴增色?”林窈娘语气轻柔,将一张裁切好的古雅笺纸放在书案上。

陈砚秋自然应允。他铺开笺纸,磨墨润笔,略一思忖,提笔写下“秋籁”二字,又在下方以小楷题写了一短铭。写罢,他放下笔,道:“夫人看看可还使得?”

林窈娘走近,俯身细看,赞道:“姑爷笔力遒劲,结构精严,果然好字。”她伸出纤指,轻轻拂过未干的墨迹,仿佛是在欣赏,指尖却在不经意间,在“籁”字最后一个笔画旁,留下了一个极淡的、几乎看不见的墨点。同时,她以极低的声音快速说道:“明日巳时,相国寺后殿,智海禅师处,有故人等候。”

陈砚秋心中剧震,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微微颔首:“夫人过奖了。”他目光扫过那个微不可查的墨点,以及林窈娘瞬间恢复平静的脸庞,知道这又是一次隐秘的传讯。智海禅师?他记得那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僧,与赵明烛似乎有些渊源。林窈娘是在为他安排与赵明烛的会面!

热门小说推荐
修真位面商铺

修真位面商铺

成仙难,难于上青冥!修真难,没有法宝没有丹药没有威力巨大的符箓,没有强悍的天赋。但是自从有了位面商铺就不一样了,有了位面商铺一切都有了。什么,修真界最普通的洗髓丹在你那里是绝世神丹!什么,你们那个位面遍地都是各种精金矿物,精铁灰常便宜!前世走私军火的商人,今生在修真界同样要将商人当做自己终生的追求。我只是一个做生意的,修炼真仙大道只是我一个副业。成为位面商铺之主,横扫诸天万界。商铺在手,天下我有!...

一揽众美在三国

一揽众美在三国

一个现代人,来到了古代,哇噻,美女如云呀,一个一个都要到手,战争阴谋铁血一揽众美,逍遥自来快乐似神仙本书集铁血与情感于一身为三国类中佳品。...

悦女吴县

悦女吴县

书名?阅女无限??呵呵,广大银民,请看清楚哦。吴县,这个二十岁的青涩小子,进城上学,居然一不留神,取悦于众多美女,在众女的帮助下,事业也是蒸蒸日上。且看主角如何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吴县的悦女事业中去。蹩脚的猪脚,由一个初哥,逐渐成为花丛高手。...

鹿鼎风流记

鹿鼎风流记

少年附身韦小宝,和康熙做兄弟,唬弄皇帝有一手绝色美女尽收,色遍天下无敌手!睿智独立,诱惑惊艳的蓝色妖姬苏荃花中带刺刺中有花的火红玫瑰方怡温柔清新纯洁可人的水仙花沐剑屏空谷幽香,善解人意的解语花双儿倾国倾城,美丽绝伦的花中之王牡丹阿珂诱惑惊艳美艳毒辣的罂粟花建宁空灵纯洁娇艳精怪的山涧兰花曾柔...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一个被部队开除军籍的特种兵回到了都市,看他如何在充满诱惑的都市里翻云覆雨...

神印王座

神印王座

魔族强势,在人类即将被灭绝之时,六大圣殿崛起,带领着人类守住最后的领土。一名少年,为救母加入骑士圣殿,奇迹诡计,不断在他身上上演。在这人类六大圣殿与魔族七十二柱魔神相互倾轧的世界,他能否登上象征着骑士最高荣耀的神印王座?...